今天早上呢~因為有參加"香城大飯店"的套裝行程要去遊太魯閤~
所以我們七點多就起床~先去吃早餐再準備搭車去玩~
他的餐廳挺大的~而且餐廳還有電視!可以一邊用餐一邊看新聞~
用餐的方式是採自助式的~種類則是中西合併的早餐內容~

他們飯店蛋餅還是現煎的哦~好好吃哦~

這是清粥小菜區及中餐區~

這是饅頭。麵包區~


這是沙拉區~

吃完早餐後~我們就準備往太魯閤前進啦~
第一站我們是來到"太魯閤國家公園管理處"
這裡的風景真的好美哦~




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於75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,位於太魯閻口的北側,
管理處內設有遊客中心,有會議室、多媒體簡報室、餐廳、旅遊資訊館、生態展示館
泰雅文物展示館等,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相關資訊及自然人文。

接著導遊就開始帶我們進去參觀裡面~然後開始為我們講解~
這是有關於賽德克巴萊的介紹~


還有一些動物的介紹~這隻飛鼠~
導遊說:原住民把它的大便當作是珍貴的獻禮~只有最崇高的長老才可以吃!
因為這種飛鼠都吃草藥為生。所以大便就會草藥味~而且對身體有益處~


還有這是雪豹~這張照片照的真好~~哈~

在這裡停留不久~我們就往下一個行程出發啦~
沿途的風景真是壯觀~
臺灣東部的花蓮縣一向以太魯閣峽谷,雄偉壯麗、幾近垂直的大理 岩峽谷景觀聞名,
沿途風景秀麗,是中橫公路東端的終點,地理位置與花蓮、南投、台中、宜蘭四縣交界,
以泰雅族原住民部落居多,區域內共有27座的台灣百岳高山在其中,


跨越於青山綠水中的寧安橋。寧安橋長達82公尺,是當時本省最長的單孔橋,朱紅的橋身,
在一片綠意中顯得特別醒目。
天王橋距寧安橋約50公尺,不論傳說如何,將廟建在橋下,倒是全台灣少見的景觀,
經過此處,可特別留意觀看。

橋下有一座不動明王廟,廟旁有一涓細瀑布流入立霧溪。不動明王廟的來源眾說紛紜,
有的說日據時代便存在,有的說當時的原住民害怕地震,故供奉不動明王鎮山,
也有的說是中橫開建時,天王橋一直無法完工,不動明王託夢將廟蓋在橋下,天王橋才建造完成。

繼續前行不遠,公路右邊的立霧溪畔,處處可見潔白的大岩,
一條銀白絹帶般的瀑布從山壁間流下,這就是銀帶瀑布。從公路上遠眺,秀麗景致盡收眼底。

這是"羅好水霸"~

再過來因為"九曲洞"有落石~所以暫時關閉~
導遊就幫我們換了一個深度旅遊~去吸收芬多精~


這裡的空氣真的很好~而且真的有很多鳥飛來飛去的~但是飛太快了~補捉不到身影~
我們還看到有攝影師放了鳥叫聲的機器~吸引鳥飛過來讓他拍照呢~




從這裡還可以看到"羅好水霸"的全景呢~


來和水霸拍一張吧~

在這裡也是個文化館~裡面也有影片放映~

也有販賣一些原住民文化的商品哦~

還有原住民老人家現在織布哦~看她的步驟真的好難哦~而且真的需要很多的耐心呢~
後面這裡全部都是她織的哦~給她按個讚啦~

外面的風景真的很美~

"東"拍這張時~只叫我站在原地不要動~然後他跑過來就跳了起來~
雖然被圍巾遮住了臉~但真的很有意思的一張照片~

哇~還有很棒的楓葉耶~

來個背景模糊的近照吧~

再來下一站我們就準備去’燕子口"~
沿途的風景真的超壯觀的~
太魯閣峽谷,一般泛指中橫公路從太魯閣至天祥這段將近20公里的峽谷路段。
以雄偉壯麗、幾近垂直的大理岩峽谷景觀聞名。經過億萬年前的板塊運動而形成的大理岩,
受到立霧溪長期侵蝕下切作用與地殼不斷隆起上升,終形成幾乎垂直的U型峽谷。
由東段太魯閣牌樓入口處一路西行,峽谷愈來愈窄,燕子口到慈母橋這段為太魯閣的精華區,
公路不是鑿洞穿行,就是由岩壁成「ㄈ」型路段,車輛行駛其間,真令人有「一線天」的感覺。
沿線而行,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、斷崖、峽谷、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、
大理岩層和溪流等風光,遊人無不讚嘆造物者之鬼斧神工。









因為這裡也會有落石~所以來到這裡是一定要帶安全帽的~

要準備進去囉~


這段路~大家都一直在照沿途的風景~因為真的太讓人震撼了~
恨不得自己的照相技術可以好一點~把這麼像畫一般的風景給全部完美捕促住~










這是全景拍攝~








瀑布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重要的景觀,從太魯閣口到文山間,瀑布相當多,
最著名的要屬白楊瀑布、銀帶瀑布、長春瀑布、綠水瀑布等,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流瀑。

到了中午時~我們來到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用餐~

這是在山下的"晶英酒店"咖啡廳

裡面的擺飾~
他真的是個糖果屋哦~因為它的薑餅人。糖果。餅乾。奶油都是可以吃的哦~




因為我們早早用完餐~離集合時間還有一個小時~
所以我們在那裡買了咖啡~買了松露巧克力、岩石巧克。巧克力百香果泡芙來當甜點~


嗯~這個巧克力泡芙真的很好吃~不會很死甜~很讚~

接著我們就直接進去大廳後面的座位坐著享受我們的甜點
這個位子超享受的~讚~

而廉子後面就是住宿的房間了~

嗯~這兩種巧克力~我們覺得松露巧克力比較好吃~岩石巧克力真如其名~好硬哦~

再過來下一站我們去了長春祠"
東西橫貫公路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牌樓,沿溪而築台8公路,車行第一站來到立霧發電廠溪畔水壩,
係引用立霧溪及其支流砂卡礑溪之水流發電,早在日據時期,日人為了建造立霧電廠,
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岩壁上,開鑿出一條長達五公里長,一公尺寬的步道,(原名為神秘谷步道)砂卡擋隧道(台9線,191.7k)的砂卡礑步道從虹橋入口處到三間屋,近年經太魯閣國家公園重新整修,
在這兩年間被炒得火熱,週休二日,使的整條步道,人來人往,以非昔曰清靜風雅神祕密境。
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以大理石和片麻岩,巨大且天然的溪流大理石,
其中滿佈著如大理石紋般美麗的藍色紋路,搭配上強勁且清澈透明的水流,是攝影人的天堂。






由太魯閣前行約187K處,隔著廣闊的立霧溪,便可看到長春祠。






長春祠是一處為紀念開鑿中橫公路時,殉職於東段最驚險的合流段之141名員工,
而建立的祠堂。長春祠的外觀採中國式的建築,秀麗的廟堂連接著小橋,瀑布由廟旁散落立霧溪,
是遊客拍照留念的熱點。

進入長春祠,先通過長春老鐵橋下至黑壓壓隧道前的山洞,洞內供奉三尊菩薩。(以慢速快門,洞外斜射微光拍攝)


穿行過暗黑的短隧道後,洞內開闢出引水洞,深處不見天日,想必工程浩大,





走出隧道著名的長春祠即呈現眼前。

長春祠及休憩亭,近看這穿越涼亭下方湧泉氣勢磅礡,這種感受真不錯,在美觀上多了幾條水管,這可是世界級風景區,連老外拍照都搖頭,期待能將這小小工程以暗管處理。



休憩亭旁的山谷泉水湧動,不曾止息,在一汪水潭中,三股 沖激湧動的活水映入眼簾,格外引人注目,溪瀑之美自然不在話下。








這是用山泉水泡的咖啡哦~

這是導遊特地停下來讓我們拍照的~



接著我們來到這間"地耕味"~

這裡有個很特別的景~就是敬奉三寶水~


第一個步驟就是先用水澆左手
第二個步驟就是再用水澆右手
第三個步驟就用踩開關接水管的水喝~
會保佑身體平安~

這是影片檔~